新线路使从昆明至孟加拉国吉大港的运输距离缩短近三分之一,约1700公里;时间缩短二分之一,约17天;运输时效提高50%以上
就在开挖克拉运河还是修建横跨两洋的陆桥争议未定之时,一条从中国昆明直达泰国拉廊港再到缅甸、孟加拉国等国的新货运通道被开辟出来,这提供了绕开马六甲海峡新的国际物流方案。
7月4日,“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在昆明晋宁腾俊国际陆港公铁联运中心首发。这标志着中国西南连接印度洋的新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式贯通。
这条线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绕开马六甲海峡,从昆明直达印度洋港口。在泛亚铁路西线进展缓慢之际,这条中国连接印度洋的新通道意义重大。
直通印度洋
根据官方发布,“郑和号”是从郑和故里昆明市晋宁区出发,通过中老铁路抵达老挝万象后再分成三条线路完成运输。第一条线路是换乘泰国铁路到达泰国北标府;第二条线路是接驳公路驶至泰国林查班港,通过海运到达新加坡;第三条线路是接驳公路至泰国拉廊港,通过海运抵达缅甸仰光港,再继续航行至孟加拉国吉大港。
其中,第三条线路开辟了全新路线。相比经北部湾出海、穿越马六甲海峡的传统模式,新线路运输距离缩短近三分之一,约1700公里;时间缩短二分之一,约17天;运输时效提高50%以上,且不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院长刘金鑫向第一财经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这条通道的开辟相当于当代郑和下西洋。在国际形势变幻的背景之下,为中国打通了印度洋通道,同时,也将加强与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向第一财经表示,“郑和号”的开通有很强的标志性意义,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往西拓展这样一个指向性。从云南打通直接到印度洋的通道,不仅节约了原来走马六甲海峡的路程,也是安全和效率均衡的方案。
实际上,按照泛亚铁路网的构想,将修建一条从昆明到缅甸皎漂港的中缅铁路,基本上与中缅油气管道走向平行,这就是泛亚铁路西线,形成中国直达印度洋的出海通道。但是,虽然中国境内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缅甸境内线路却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展不及预期。
王国文表示,泛亚铁路西线的中缅铁路,无论是工程建设的难度,还是协调难度都比较大。所以,现在利用好泛亚铁路中线、拉廊港这个资源,能够直接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拉廊位于克拉地峡西侧安达曼海沿岸,与泰国湾沿岸的春蓬邻近。这是马来半岛最窄处。围绕这一地带的开发,国际上以及泰国提出了运河计划和路桥计划,前者将开挖约100公里的运河,后者通过修建铁路等形成路桥,贯通后将大幅节省太平洋至印度洋航线的运程。
不过,这两个计划都面临投资巨大的问题,而且还有泰国国内政治、生态环保,以及国际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目前,这两个计划都尚未实施。
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12月开通的中老铁路为中国直达印度洋创造了新的条件。在中老铁路开行三年多来,中老、中老泰国际货运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中老铁路全线运输货物总量突破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
目前,中泰铁路还没有建成,老挝至泰国需要通过铁路换装运输,或者通过公路接驳。但是在今年初,泰国内阁批准了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二期工程,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工,预计2031年完工。届时,从昆明可以以标轨铁路直达泰国。
实际上,近年来,刘金鑫等就致力于推动促成开通昆明-万象-曼谷至印度洋沿岸的拉廊港多式联运。一批云南省政协委员积极调研,推动这一线路的落地。今年初提交云南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关于擦亮云南“一带一路”郑和名片,完善“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的提案》就提出,畅通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
2024年11月19日,“昆明陆港号”中老泰国际多式联运货运列车首发。2025年6月18日,“昆明陆港号”铁公海联运国际货运列车从昆明安宁启程,通过中老铁路以公铁联运方式将货物运输至泰国拉廊港,再转海运至缅甸仰光。
刘金鑫表示,按照中央赋予云南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云南省依托中老铁路已经形成了跨境班列的三大基地、三大品牌,即王家营开行的“澜湄号”,安宁开行“昆明路港号”、晋宁开行的“郑和号”,形成互补。
泛亚铁路西线会被替代?
在中老铁路建成投运,以及中缅铁路进展不佳的情况下,就有学者提出,随着中老铁路开通,中泰铁路建设提速,泛亚铁路中线(中老泰马新)铁路全面运营联通已经成为现实,中老泰铁路通道替代中缅铁路通道的市场优势正在显现。
王国文表示,按照泛亚铁路整体构想,中线应该是直接到新加坡的,那么必然要贯通整个中南半岛。拉廊港是印度洋这一侧非常好的一个点位。从节约时间成本、海运距离,以及海运效率、安全和韧性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将来货量能有更好的增长。
刘金鑫表示,相比泛亚铁路西线经过的缅甸,泰国国内形势更稳定。而且泛亚铁路中线直接到新加坡,因此,不只拉廊港,马来西亚的槟城等沿线上的印度洋港口都可以出海,因此,从泛亚铁路中线出印度洋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
以此次出海的货物为例,按照传统模式,昆明至孟加拉国吉大港6000多公里的铁海联运,需要由昆明铁路运输至钦州港,再换装海运经马六甲海峡到吉大港,全程用时近40天。新线路则经中老铁路至泰国拉廊港后换装海运,运输距离缩短约1700公里。
虽然利用泛亚中线出海的通道已经形成,而且具有可期的前景,但王国文表示,中缅通道是中国进入印度洋非常重要的一条通道,不管是油气还是海运,都有必要打通这条通道。
他说,还是要推进泛亚铁路西线的建设。中国南向通道的拓展一定是要从东线、中线、西线均衡去考虑。这对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利用好这个南向通道,打通印度洋出海口,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目前,中缅铁路中国境内的大理至瑞丽铁路正在全力推进。2008年6月,大瑞铁路大(理)保(山)段开工建设,2022年,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运营。2015年,大瑞铁路保瑞段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攻坚高黎贡山隧道,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